传媒学院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关系学院的兴衰成败。为了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优势明显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我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根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传媒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意见。
一、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24人。35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81%,教师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已初步形成35岁左右的骨干教师群体,教师队伍充满生气、活力。
二、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建学院,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师资队伍建设中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够完全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创新能力不强;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结构不合理;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紧缺,缺少名师和带动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人才引进困难较大;教师的教育、培养、使用、管理的政策措施不配套,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矛盾和问题,制约着我校发展战略的实施,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校”的战略方针,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加快专业骨干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总的目标是,通过“十三五”期间的建设,使教师队伍规模逐步扩大,学历层次明显提高,高级职称教师显著增加,双师型教师有新突破,学科名师、创新团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师生比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教师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从而使师资队伍建设有一个跨跃式的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与任务
在发展思路上,要以学科专业发展需要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学历提升、职称提高为两翼,分层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通过教师参与管理、民主决策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建设,改进、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
1.适度扩充师资队伍规模。坚持教师数量增长与办学规模扩大相适应,有计划地逐年增加教师总量,有效保障学院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需要。
2.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职称结构上,使教授、副教授岗位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比例增大。在学科专业结构上,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突出播音、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师配置,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学科专业间的分布逐步趋于合理。
3.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初步形成有影响的教师梯队。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的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4.推进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推进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促进教师管理科学规范,教师成长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健全教师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办学主体作用,增强教师对学院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教师待遇,创建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教师能够潜心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
五、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想要高度统一。以人为本,依靠教师办学,依靠人才办学。科学规划人才工作目标,切实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发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积极性,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队伍。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留住人才。切实做到按需引进、按岗聘用。
2.分层推进人才引进战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实力。 重点引进教授、博士和学科带头人,计划引进教授3人,博士5人。
3.实施“青年教师发展计划”,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立青年教师发展档案,系统开展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一是结合课堂教学需要,继续开展教育技能培训,如岗前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从事课堂教学能力;二是完善导师制,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作用,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导师、学术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三是结合学科建设需要,支持青年教师以在职、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四是强化应用型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大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加强青年教师定向、定点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和生产实践锻炼。五是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以师徒对接方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4.加快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计划,搭建教师职业发展平台。 学习、推广、传播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技术和方法,引导教师研究探讨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问题,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总结和推广教师的教学经验,表彰和奖励教师的教学成果,在全院营造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5.建立教师到行业一线实践锻炼制度。每年有计划安排1—2名青年教师深入基层、深入行业一线实践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6.组织和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在科研奖励和职称评聘工作中,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成果享有优惠待遇。
7.充分利用传媒发展研究中心平台,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合作研究,每年拟派1—2名青年教师出国访学深造,为教师开展合作申报的纵向研究课题提供资金支持。支持教师开展横向科研项目,面向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从事应用与开发研究。
8.以德治教,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学院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树立师德建设楷模,发挥师德标兵的榜样作用,努力营造以德从教、以德治学的良好氛围。
9.有效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实行岗位津贴和教学科研津贴,激励广大教师为学科建设和学院的发展做贡献。
10.逐步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和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师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师资基本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师资信息的网络化管理,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现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