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 电视摄像 | ||||||||
课程英文名 | Television Camera | 双语授课 | £是 否 | ||||||
课程代码 | 27114012 | 课程学分 | 1.5 | 总学时数 | 32 | ||||
课程类别 |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其他 | 课程性质 | 必修 □选修 £其他 | 课程形态 |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 ||||
考核方式 |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平时作业 □其他(可多选) | ||||||||
开课学院 | 传媒学院 | 开课 系(教研室)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面向专业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开课学期 | 第4学期 | ||||||
课程负责人 | 瞿舒 | 审核人 | ××× | ||||||
先修课程 | 无 | ||||||||
后续课程 | 无 | ||||||||
选用教材 | 无 | ||||||||
参考书目 | 1.赫伯特.泽特尔[美].《摄像基础》(第3版)[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陈勤.《大学摄像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年 3.乔瑟[意].《分镜头脚设计教程》[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年 | ||||||||
课程资源 | 无 | ||||||||
课程简介 | 本课程是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学习基于电视摄像技术的摄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数字摄像器材的使用,能熟练掌握摄像画面的构图规律和原理,具备基本的影像叙事表达能力和摄像作品审美与评判能力;能独立完成摄像拍摄采访计划,进行摄像实践创作。 |
二、课程目标
表1 课程目标
序号 | 具体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1 |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系统掌握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体现为熟练掌握电视摄影器材的结构、原理和功能,能熟练使用摄像机拍摄;能熟练掌握摄像的构图规律和原理;能确认光线、色彩、形状和影调对摄像的作用和影响;能熟练应用分镜头思想创作和拍摄各类影视作品; |
课程目标2 | 结合专业所学,面向不同类型需求,能够从多维度分析摄像对像,拍摄不同类型摄像作品。具备创作、创新能力。 |
课程目标3 | 养成规范、严谨、勇于实践的工作态度;具有认真务实、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具有把握全局、统筹规划的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
表2-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毕业要求 2:文化素质【H】 | 2.3熟悉各种文艺形式和文化现象,能够在专业工作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 课程目标1 |
毕业要求4:创新创业能力【M】 | 4.3能够适应企事业单位、电视台、新媒体、网络平台等内容生产需求 | 课程目标2 |
毕业要求7:终身学习能力【L】 …… | 7.2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保持开放和与时俱进的心态,积极适应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 课程目标3 |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表3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教学目标(观测点、重难点) | 学时数 | 项目类型 | 要求 | 每组人数 | 教学方法 | 课程目标 |
1 | 编导基础 | 其他 | 掌握编导的基本工作流程;掌握蒙太奇原理;掌握剧本与分镜脚本编写 | 4 | 综合 | 必做 | 4-5 | 课堂讲授实践指导 | 1、2 |
重点:剧本与脚本编写 难点:蒙太奇的原理 | |||||||||
仿拍电影电视剧片断 | |||||||||
2 | 摄像机基本应用 | 其他 | 掌握摄像的手动对焦,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手动白平衡调整方法和应用方法 掌握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应用,景别的应用 | 8 | 综合 | 必做 | 4-5 | 课堂讲授实践指导 | 1、2 |
重点:各种镜头产景别的应用 难点:摄像机的应用 | |||||||||
拍摄微影作品或学科竞赛作品 | |||||||||
3 | 摄像机场面调度 | 其他 | 掌握场面调度规律 | 4 | 综合 | 必做 | 4-5 | 课堂讲授实践指导 | 1、2 |
重点:反打技巧 难点:反打技巧 | |||||||||
拍摄微影作品或学科竞赛作品 | |||||||||
4 | 如何分镜 | 其他 | 掌握分镜创作和方法 | 8 | 综合 | 必做 | 4-5 | 课堂讲授实践指导 | 1、2 |
重点:各类镜头的分镜方法 难点:分镜意识培养 | |||||||||
拍摄微影作品或学科竞赛作品 | |||||||||
5 | 作品分析 | 学生作品 | 分析学生作品 | 8 | 综合 | 必做 | 4-5 | 课堂讲授实践指导 | 3、2 |
修改相关问题 |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表4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所属 学习项目 | 考核占比 | 考核方式 | |||||||||||||||||||||||||||||
课程目标 1 | 1.编写剧本和脚本 | 1 | 80% | 课程作品 | |||||||||||||||||||||||||||||
2.摄像机的应用 | 2 | ||||||||||||||||||||||||||||||||
3.场面调度,运动镜头拍摄 | 3 | ||||||||||||||||||||||||||||||||
4.分镜创作 | 4 | ||||||||||||||||||||||||||||||||
课程目标 2 | 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面向不同需求创作作品,解决实际问题 | 1-5 | 10% | 课程作品 | |||||||||||||||||||||||||||||
课程目标 3 |
| 1-5 | 10% | 小组完成度 | |||||||||||||||||||||||||||||
2.规范、严谨、勇于实践 | |||||||||||||||||||||||||||||||||
3.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 | |||||||||||||||||||||||||||||||||
表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
(二)成绩评定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2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
(2)平时作业完成(×60%):根据平时学习布置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作业提交的数量和质量。
(3)实践过程的检测(×20%):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检测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
2.期末成绩评定
考核范围:主要考察学生通过学期的系统学习,对电视摄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影像作品的创作能力。
考核方式:摄像作品创作。
摄像作品(100%)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其构成比例为: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三)评分标准
表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 评分标准 | ||||
优秀 (100>x≥90) | 良好 (90> x≥80) | 中等 (80> x≥70) | 及格 (70> x≥60) | 不及格 (x <60) | |
摄像作品 | 作品创意新颖,有独到的视角,画面稳定,构图恰当,色彩影调与主题表现一致,画面剪辑流畅,有独到的构思,配音清晰流畅,声画同步,音响音效合适、符合主题要求,整个作品描述完整,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片头片尾设计及整个作品的包装效果新颖独到。 | 作品有一定创意,画面稳定,构图恰当,色彩影调与主题表现基本一致,画面剪辑流畅,构思创意不够,配音清晰流畅,声画同步,音响音效合适、符合主题要求,整个作品描述基本完整,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片头片尾设计及整个作品的包装效果较好。 | 作品缺乏创意,画面相对稳定,构图基本得当,色彩影调与主题表现基本一致,画面剪辑流畅,构思平淡,配音清晰流畅,音响音效符合主题要求,整个作品描述基本完整,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片头片尾设计及整个作品的包装效果平淡。 | 作品缺乏创意,画面稳定性差,构图基本得当,色彩影调与主题表现基本符合,画面剪辑流畅,构思平淡,配音清晰流畅,音响音效勉强符合主题要求,整个作品描述基本完整,故事情节不够完整,片头片尾设计及整个作品的包装效果较差 | 作品缺乏创意,画面稳定性差,画面构图不当,色彩影调与主题表现欠和谐,画面剪辑效果差,构思平淡,配音清晰度存在一定问题,音响音效表现较差,整个作品描述不完整,故事情节不清晰,片头片尾设计及整个作品的包装效果很差。 |
作品阐释 | 格式规范;逻辑清楚;画面描述清楚明白 | 格式规范;逻辑清楚;画面描述比较清楚明白 | 格式规范;逻辑清楚;部分画面描述比较清楚明白 | 格式规范;有小部分逻辑不清楚;画面描述较多不清楚明白 | 无格式规范;无逻辑清楚;画面描述不清楚明白 |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抚州系讨论制定,传媒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