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2024-04-25浏览:39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艺术概论

课程英文名

Introduction of Art

双语授课

课程代码

27111001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数

48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平时作业  其他 (可多选)

开课学院

传媒学院

开课

(教研室)

播音与主持艺术

面向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

开课学期

4 学期

课程负责人

何润洲

审核人


先修课程

《中国文化概论》

后续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选用教材

艺术学概论编写组 著. 《艺术学概论》(第1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

参考书目

  1. 彭吉象 著. 《艺术学概论》(第5版))[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2. 王宏建. 艺术概论(第1版)[M].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课程资源

艺术概论 中国大学MOOC 主讲人:彭吉象(北京大学)

中国艺术精神 哔哩哔哩课堂 主讲人:彭吉象(北京大学)

课程简介

《艺术概论》课程是一门面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旨在提升播音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学科基础课程是提升播音与主持艺术学专业学生艺术能力,构建艺术人格的重要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艺术学范畴内的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培养学生具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实践感知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艺术现象或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为其今后的专业学习、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打下较好的理论基础。在未来传媒领域的工作中,用艺术的语言去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书写时代精神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价值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深刻认识马克思论“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树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观念。

课程目标 2

文化素养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对艺术学理论常识的认知,熟悉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能够在专业工作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课程目标 3

知识能力认知艺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艺术的特性、艺术功能、艺术类型、艺术的风格流派等艺术学理论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 4

创新创业 通过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训练,拓展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主动适应影视传媒领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实现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


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M


1.3:拥有优良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信友善、爱国敬业。

1

毕业要求2文化素养H


2.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储备,对文学、美学、艺术、历史、社会等人文社科领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

毕业要求3创新创业能力M


4.1:发展创新创造思维,理解媒介的内涵与外延,具有打造创意内容的能

34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艺术观念

1.艺术的本质

1.拓展学习:观赏视频案例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文献


课程目标1

重点:

  1. 艺术本质的三种说法;

  2. 中国和西方艺术观的演变;

  3.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

  4. 艺术的审美特性;

  5. 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特性。

难点:

1.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2.马克思论“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

1.讲授法:

通过深入讲授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艺术学的基础理论

2.案例分析法:

通过艺术活动艺术作品进行解读与批评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理论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创新意识

3.课堂专题研讨与专题汇报通过课堂学生参与话题讨论,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互相发散逻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6

2.马克思主义艺术观

课程目标1

3.艺术的特性

课程目标2

2

艺术的起源发展

1.艺术的起源


1.拓展学习:观赏视频案例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文献

3、课堂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2

重点:

  1. 艺术的起源;

  2. 艺术的发展规律;

  3. 艺术发展的相关因素;

  1. 我国艺术学科的发展、建设情况。

难点:

  1. 巫术说与劳动说的辩证;

  2. 艺术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

6

2.艺术的发展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

艺术的功能与价值

1.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拓展学习:观赏视频案例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文献

3.课堂专题汇报


课程目标2

重点:

1.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2.艺术与各个文化系统间的关系;

3.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难点:

1.艺术与各个文化系统间的关系;

  1. 2.艺术的功能与审美体验的关系。

8

2.艺术与文化系统的关系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艺术的主要功能

课程目标3

4

艺术的门类

1.艺术门类的演变

1.拓展学习:观赏视频案例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文献

3.课堂专题汇报


课程目标2

重点:

  1. 艺术门类的形成;

  2. 艺术媒介决定论”;

  3. 艺术的主要门类;

  4. 艺术门类间的关系;

  5. 各个艺术门类自身的特点。

难点:

  1. 深入理解艺术门类基于“媒介决定论”形成的基本原理;

语言的艺术和艺术的语言;

10

2.主要的艺术门类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艺术门类间的关系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5

艺术活动

1.艺术创作

1.拓展学习:观赏视频案例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文献

3.课堂研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重点:

  1. 艺术家的素质培养;

2.艺术作品媒介与作用;

3.艺术形式的特征与多样性;

4.艺术接收体验的特征。

难点

  1. 艺术创作过程中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灵性思维

  2. 艺术意蕴;

3.形象与意境的关系。

10

2.艺术作品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艺术接受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6

艺术的当代嬗变

1.经济全球化与艺术


1.拓展学习:观赏视频案例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文献

3.课堂专题汇报


课程目标2

重点: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状况;

  2. 艺术市场与艺术营销的关系;

  3. 数字技术条件下的艺术;

  4. 当代传媒与艺术传播的关系。

难点:

  1. 艺术中的多样化与本土化;

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的辩证。

2.创意产业与艺术市场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6

3.数字条件下的艺术


课程目标3

4.当代媒介与艺术传播

课程目标4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

 目标 1

1.艺术的本质

艺术观念

20%

课程参与

平时作业

专题讨论

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

2.马克思主义艺术观

艺术观念

3.艺术创作

艺术活动

 课程

 目标 2

1.艺术的特性

艺术观念

40%

课程参与

平时作业

专题讨论

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

2.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3.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艺术的功能与价值

4.艺术与文化系统的关系

艺术的功能与价值

5.艺术门类的演变

艺术的门类

6.艺术创作

艺术活动

7.经济全球化与艺术

艺术的当代嬗变

8.创意产业与艺术市场

艺术的当代嬗变

 课程

 目标 3

1.艺术的发展

艺术的起源发展

20%

课程参与

平时作业

专题讨论

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

2.主要的艺术门类

艺术的门类

3.艺术作品

艺术活动

4.数字条件下的艺术

艺术的当代嬗变

 课程

目标 4

1.艺术门类间的关系

艺术的门类

20%

课程参与

平时作业

专题讨论

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

2.艺术接受

艺术接受

3.创意产业与艺术市场

艺术的当代嬗变

4.当代媒介与艺术传播

艺术的当代嬗变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课程参与

成绩比例10%

平时作业

成绩比例10%

专题讨论

成绩比例10%

课程论文

成绩比例0%

期末考试

成绩比例70%


课程目标1

20%

10%

0%

0%

10%

20%

课程目标2

40%

30%

20%

0%

20%

40%

课程目标3

20%

30%

40%

0%

30%

20%

课程目标3

20%

30%

40%

0%

40%

20%

备注:以上考核方式类型及占比均为示例,需确保每一列占比总和为10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3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来评价学生相关的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40%: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作业的设计。如让学生简述对知识的认识,考核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将定义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3)阶段性测验(30%:学生在平时测试、测验中掌握课程的情况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核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建议(总分为100分)

1.名词解释(2小题)10分。

2.简答题(2小题)20分。

3.论述题(2小题)30

4评述题 (1-2小题) 20分。

5.鉴赏题(1-2小题)20分。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应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其构成比例应科学合理。书写格式: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三)评分标准

课程由平时考核项目和期末考核项目两部分组成,均采取非试卷考核方式。

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评分标准

优秀

(100>x90)

良好

(90> x80)

中等

(80> x70)

及格

(70> x60)

不及格

(x <60)

课堂表现

不旷课,且积极发言与提问,而且能主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

不旷课,且参加发言与提问,但不是很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度一般。

基本不旷课,但是不参与课堂发言提问等。

旷课较多,且不参与课堂讨论,提问。

经常旷课,课堂不发言。

作业完成情况

每次都认真完成作业,且质量不错。

基本每次作业都认真完成,作业质量一般。

3次以上完成作业,但作业质量不高。

2次以上完成作业,且作业质量不高。

不完成作业。

专题讨论参与情况

每次都参与专题讨论,且发表观点富有创新性,有结合自己进行反思,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基本每次都参与专题讨论,可发表观点简单,缺乏反思与分析;或者参加2次及以上专题讨论,观点比较富有创新性,体现了反思和分析。

2次及以上参加专题讨论,发表观点比较简单,缺乏反思与分析。

1次参加专题讨论,但多次不参加,且发表观点简单缺乏反思和分析。

不安于专题讨论或者发表观点有倾向性错误。

期末考核(影视作品解读与影视批评)

基础知识展现较详细而正确;能正确、灵活地综合运用艺术学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清晰,有卓绝的创新性,有鲜明的艺术见解;语言通顺流畅,能体现对艺术学理念和美学理念的深刻理解。

基础知识扎实,内容较详细,有个别技巧上的错误;能正确、灵活地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清晰,具有较好的创意,对艺术具有独到的见解;语言较通顺流畅,能体现对艺术学理念和美学理念的较好理解。

知识的理解基本正确;基本能综合的运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较为清晰;艺术理念方面的见解的较少;语言基本通顺流畅,能体现对艺术学理念和美学理念的一定理解。

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详细和正确,理论认识析较为片面;有一定的常识性错误,缺乏独到的个人见解;语言表达不流畅,对艺术学理念和美学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

基础知识错漏之处过多;不能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混乱,技巧片面;见解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存在较明显的观点错误;视听语言不通顺流畅,表达不完整,缺乏认真思考,瑕疵太多,或有抄袭行为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传媒学广播电视学系讨论制定,传媒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贤大道16号
邮箱:cjsfcmxy2014@163.com
院长办公室:023-72792007
书记办公室:023-72792008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