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本创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 影视剧本创作 | ||||||
课程英文名 | The 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 | 双语授课 | □是 ☑否 | ||||
课程代码 | 27122039 | 课程学分 | 2 | 总学时数 | 32 | ||
课程类别 |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 课程性质 | □必修 ☑选修 □其他 | 课程形态 |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 ||
考核方式 |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平时作业 □其他 (可多选) | ||||||
开课学院 | 传媒学院 | 开课 系(教研室)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面向专业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开课学期 | 第4 学期 | ||||
课程负责人 | 何润洲 | 审核人 | |||||
先修课程 | 《写作》、《艺术概论》 | ||||||
后续课程 | 《视听语言》 | ||||||
选用教材 | 无 | ||||||
参考书目 |
| ||||||
课程资源 | 影视剧本创作与鉴赏 中国大学MOOC 主讲人:范志衷(浙江大学) | ||||||
课程简介 | 《影视剧作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旨在提升播音学生综合传媒创作能力的选修课程。本课程带领学生认知影视剧本创作的基本理论,了解故事的构成原理,人物需求、主体思想、矛构建等剧作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通过探析影视故事中蕴藏的叙事原理,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创造能力,指导学生更好的完成原创性的传媒作品,丰富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在未来传媒领域的工作中中,去更好的讲述中国故事,书写时代精神。 |
二、课程目标
表 1 课程目标
序号 | 具体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 1 | 价值引导: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素养,艺术和人。具备一定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能力。 |
课程目标 2 | 知识能力:掌握一定的故事创构与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叙事素养。 |
课程目标 3 | 行业发展:关注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具备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全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技能。紧跟国际国内媒体变革发展动态,能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卓越新媒人。 |
课程目标 4 | 创新创业 :通过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训练,拓展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主动适应影视传媒领域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实现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 |
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毕业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M】 | 1.3:拥有优良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信友善、爱国敬业。 | 1 |
毕业要求2:文化素养【L】 | 2.3:悉各种文艺形式和文化现象,能够在专业工作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 2 |
毕业要求3:创新创业能力【H】 | 4.1:发展创新创造思维,理解媒介的内涵与外延,具有打造创意内容的能 力。 指标点4.2:能够组建团队完成有声小说、广播剧、短视频、微电影的策划和制作工作。 | 3、4 |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表3-1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 课程模块 | 学习内容 | 学习任务 | 课程目标 | 学习重点难点 | 教学方法 | 学时 |
1 | 影视剧本概述 | 1.影视剧本的定义 | 1.拓展观影:观赏案例影片 2.剧作结构练习 | 课程目标1 | 重点:
难点:
需求与阻力构成矛盾。 | 1.讲授法: 能够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影视剧本创作的基础理论,故事运作的核心原理,以及剧本写作中的经典技巧。 2.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样片进行解读与批评,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理论对影视故事进行分析与评价,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创新意识。
| 4 |
2.影视剧本的矛盾形态 | 课程目标2 | ||||||
3.影视剧本的结构示例 | 课程目标2 | ||||||
2 | 剧本的主题 | 1.主题的定义 | 1.拓展观影:观赏案例影片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论文献 3.课外练习:主题提炼练习 | 课程目标1 | 重点:
难点: 1. 主题与人物行为的关系; 2. 主体的类型化。 | 6 | |
3.主题与人物需求 | 课程目标2 | ||||||
4.主题的类型化 | 课程目标3 | ||||||
5.故事的外延 | 课程目标4 | ||||||
3 | 人物的创作 | 1.人物的内在构成 | 1.拓展观影:观赏案例影片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论文献 3.课外练习:人物创作练习 | 课程目标2 | 重点:
难点:
| 6 | |
2.人物的外在构成 | 课程目标2 | ||||||
3.人物的创造 | 课程目标3 | ||||||
4 | 建构剧本 | 1.建置与冲突的构建 | 1.拓展观影:观赏案例影片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论文献 3.课外练习:故事结构与段落设置练习 | 课程目标2 | 重点:
难点:
| 6 | |
2.段落与节拍 | 课程目标2 | ||||||
3.中段与对抗 | 课程目标2 | ||||||
5 | 叙事模板 | 1.故事模板的定义 | 1.拓展观影:观赏案例影片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论文献 3.课外练习:故事模板的综合运用 |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 重点:
难点:
模板规律与真实的创作的关系。 | 6 | |
2.“金羊毛”模板 | 课程目标2 | ||||||
3.“伙伴之情”模板 | 课程目标2 | ||||||
4.“愚者成功”模板 | 课程目标2 | ||||||
5. “如愿以偿”模板 | 课程目标2 | ||||||
6 | 剧本的完善 | 1.设置环境与场景 | 1.拓展观影:观赏案例影片 2.拓展阅读:阅读相关理论文献 3.课外练习:故事模板的综合运用 | 课程目标2 | 重点:
难点:
| 4 | |
2.叙事性物件的运用 | 课程目标2 | ||||||
3.赋予有魅力的台词 |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表4-1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 考核占比 | 考核方式 |
课程 目标 1 | 1.影视剧本的定义 | 影视剧本概论 | 10% | 课程参与 平时作业 专题讨论 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 |
2.主题的定义 | 剧本的主题 | |||
课程 目标 2 | 1.影视剧本的矛盾形态 | 影视剧本概论 | 50% | 课程参与 平时作业 专题讨论 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 |
2.影视作品解读的基本方法 | 影视剧本概论 | |||
3.主题与人物需求 | 剧本的主题 | |||
4.人物的内在构成 | 人物的创作 | |||
5.人物的外在构成 | 人物的创作 | |||
6.建置与冲突的构建 | 电影文化 | |||
7.故事模板的定义 | 叙事模板 | |||
8.设置环境与场景 | 剧本的完善 | |||
9.叙事性物件的运用 | 剧本的完善 | |||
课程 目标 3 | 1.主题的类型化 | 剧本的主题 | 20% | 课程参与 平时作业 专题讨论 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 |
2.人物的创造 | 人物的创作 | |||
3.赋予有魅力的台词 | 剧本的完善 | |||
课程 目标 4 | 1.故事的外延 | 剧本的主题 | 20% | 课程参与 平时作业 专题讨论 课程论文 期末考试 |
2.故事模板的定义 | 叙事模板 | |||
3.赋予有魅力的台词 | 剧本的完善 |
表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 考核方式 | 考核占比 | ||||
课程参与 成绩比例10% | 平时作业 成绩比例10% | 专题讨论 成绩比例10% | 课程论文 成绩比例0% | 期末考试 成绩比例70% | ||
课程目标1 | 10% | 10% | 20% | 0% | 10% | 10% |
课程目标2 | 50% | 50% | 50% | 0% | 20% | 50% |
课程目标3 | 20% | 20% | 10% | 0% | 30% | 20% |
课程目标3 | 20% | 20% | 20% | 0% | 40% | 20% |
备注:以上考核方式类型及占比均为示例,需确保每一列占比总和为10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3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来评价学生相关的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40%):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作业的设计。如让学生简述对知识的认识,考核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将定义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3)阶段性测验(30%):学生在平时测试、测验中掌握课程的情况。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原创剧本创作考查(总分为100分)
要求:
1. 创作一部短剧的文学剧本,故事必须完整,剧作结构的要求必须规范。
2. 题材类型不限,内容与主题要充满正能量,能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剧本的实际拍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4. 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抄袭,成绩为零。
5. 使用电子文档,按照影视剧本的规范格式进行编写。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应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构成,其构成比例为: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三)评分标准
课程由平时考核项目和期末考核项目两部分组成,均采取非试卷考核方式。
表5 评分标准(非试卷考核项目)
考核项目 | 评分标准 | ||||
优秀 (100>x≥90) | 良好 (90> x≥80) | 中等 (80> x≥70) | 及格 (70> x≥60) | 不及格 (x <60) | |
课堂表现 | 不旷课,且积极发言与提问,而且能主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 | 不旷课,且参加发言与提问,但不是很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度一般。 | 基本不旷课,但是不参与课堂发言提问等。 | 旷课较多,且不参与课堂讨论,提问。 | 经常旷课,课堂不发言。 |
作业完成情况 | 每次都认真完成作业,且质量不错。 | 基本每次作业都认真完成,作业质量一般。 | 有3次以上完成作业,但作业质量不高。 | 有2次以上完成作业,且作业质量不高。 | 不完成作业。 |
专题讨论参与情况 | 每次都参与专题讨论,且发表观点富有创新性,有结合自己进行反思,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 基本每次都参与专题讨论,可发表观点简单,缺乏反思与分析;或者参加2次及以上专题讨论,观点比较富有创新性,体现了反思和分析。 | 有2次及以上参加专题讨论,发表观点比较简单,缺乏反思与分析。 | 有1次参加专题讨论,但多次不参加,且发表观点简单缺乏反思和分析。 | 不安于专题讨论或者发表观点有倾向性错误。 |
期末考核(影视作品解读与影视批评) | 基础技能的掌握细致;能正确、灵活地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剧本创作中的问题;叙事思路清晰,有卓绝的创意,有出众的故事性,人物需求的层次融合巧妙,动机充分,行为合理;故事能有着扎实有力的戏核,也具备精妙出彩的戏眼,叙事的架构有自己独到之处;行文中语言通顺流畅,没有错别字。 | 基础技能的掌握详细;能较好地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剧本创作中的问题;叙事思路较为清晰,有不错的创意和故事性,人物需求的层次明确,动机充分,行为合理;故事能有着扎实的戏核,也具备较为出彩的戏眼,叙事的架构稳定;行文中语言通顺流畅,基本没错别字。 | 基础技能的有一定掌握;能运用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剧本创作中的问题;叙事思路基本清晰,有一定的创意和故事性,人物有需求层次,动机基本充分,行为基本合理;故事能有戏核的设计,也有一定的戏眼,叙事的架构稳定;行文中语言比较通顺流畅,错别字较少。 | 础知识不够详细而正确,错误的知识点较;不太会运用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剧本创作中的问题;叙事思路不够清晰,创意和故事性较弱,人物有需求层次不明晰,动机基本不够充分,行为有不合理的因素;故事戏核的设计比较薄弱,故事的戏眼呆板无趣,叙事的架构不太稳定;行文中语言基本通顺流畅,有一定错别字。 | 基础知识纰漏过多;不能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叙事思路混乱,不够清晰,创意和故事性弱,甚至有抄袭嫌疑,人物有需求层次不明晰,动机基本不充分,行为有不合理的因素;故事没有戏核,故事的戏眼恶俗无聊,叙事的架构崩塌;行文中语言不通顺流畅,有很多错别字。 |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系讨论制定,传媒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