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学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视听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2024-04-25浏览:92


《视听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视听媒体概论

课程英文名

Introduction to Audiovisual Media

双语授课

R

课程代码

27112052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数

48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R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R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R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R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R汇报展示  □报告  

R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R平时作业  其他 (可多选)

开课学院

传媒学院

开课

(教研室)

广播电视学

面向专业

广播电视学

开课学期

3学期

课程负责人

刘婷

审核人

贾森

先修课程

新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后续课程

传播学理论、中外新闻传播史

选用教材

暂无,由教师自编。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教学内容自编。

新媒体教材:彭兰.新媒体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参考书目

1.宿志刚、谢辛.视听新媒体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2.冶进海.视听媒体传播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3.王哲平、邵鹏.视听融媒体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必修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视听媒体的主要形式、特点、功能、产生及发展历程、内容生产、用户等,具体涵盖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这四种重要的视听媒体形式,及其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重要视听媒体形式的基本情况和基础理论,在比较的视域下把握不同媒体形式的个性及共性,为今后的媒体实践奠定基础,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知识传授:能够熟知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视听媒体,和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兴视听媒体的特点、功能、产生和发展历程、用户、内容生产等相关知识,深刻理解和把握不同视听媒体形式的特性及实践操作规范,为今后的媒介实践夯实基础,提供理论指导。

课程目标 2

能力培养:能够运用视听媒体的相关知识具体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媒体、媒介现象、传播实践;能够熟悉不同视听媒体形式的内容生产流程及实践操作规范,并能掌握采、写、编、评、策划等专业核心技能,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 3

价值引导: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能够了解我国视听媒体的发展历程及特性、功能,把握我国视听媒体发展的特殊国情及体制,主动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树立正确的媒介观、职业观。


2-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H

1.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课程目标3

1.2: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熟悉国家大政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毕业要求3核心能力【H

3.1:具备新闻采写、编写、评论等技能,能够独立策划、制作、报道新闻内容,并且能够紧跟媒体融合的趋势,了解不同媒介元素的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5职业素养【M

5.1: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知识。

课程目标1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视听媒体导论

1.感官与媒介

1.拓展阅读: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2.课后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听媒体及其特点、功能、影响

课程目标1

重点:

1.视听媒体的定义、特点、类型、功能

难点:

2.视听媒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视听媒体的现状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了解视听媒体的概念、特点、类型、功能等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对视听媒体的认识。

2.案例分析:例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听媒体形式,结合自身接触经验,理解其特点及功能

2

2.认识视听媒体

课程目标1

3.视听媒体与日常生活

课程目标12

4.视听媒体现状

课程目标12

2

报纸


1.报纸阅读行为调查

1.课前小组调查:了解本班同学的报纸阅读行为及其特点

2.案例分析:报纸案例

3.课后调研:本地报纸现状


课程目标1

重点:

  1. 报纸的定义、简史、分类、特点、内容

  2. 报纸的移动化、网络化发展

难点:

3.报纸的长处和短处

4.辨析“报纸消亡论”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报纸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对报纸这种视觉媒体的认知。

2.案例分析:以具体的报纸为案例,对比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报纸的特性、个性、共性。


3

2.报纸的简况

课程目标1

3.报纸的发展

课程目标12

4.报纸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3

3

广播


1.广播收听行为调查

1.课前小组调查:了解本班同学的广播收听行为及其特点

2.案例分析:电台(节目)分析

3.课后调研:本地广播电台发展现状

课程目标1

重点:

1.广播的定义、简史、分类、特点、内容

2.广播的网络化、移动化、可视化发展

难点:

3.广播的长处和短处

4.播客(文化)的发展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熟知广播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从专业视角理解广播这种听觉媒体。

2.案例分析:以具体的广播电台为例,对比分析其特点、个性、共性,加深学生对广播的认识。

3

2.广播的简况

课程目标1

3.广播的发展

课程目标12

4.广播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3

4

电视

1.电视收看行为调查

1.课前小组调查:了解本班同学的电视收看行为及其特点

2.案例分析:电视(节目)分析

3.课后调研:本地电视台发展现状

课程目标1

重点:

1.电视的定义、简史、分类、特点、内容

2.电视的网络化、移动化、社交化发展

难点:

3.电视的长处和短处

4.县级电视台的现状及发展

5.地方卫视的破圈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熟知电视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从专业视角理解电视这种视听结合的媒体。

2.案例分析:以具体的电视台(节目)为例,对比分析其特点、个性、共性,加深学生对电视的认识。

4

2.电视的简况

课程目标1

3.电视的发展

课程目标12

4.电视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3

5

新媒体概述

1.认识新媒体

1.案例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媒体

2.课堂研讨:新媒体对你的影响

课程目标1

重点:

  1. 新媒体的定义、源流

难点:

2.新媒体对个人、行业、社会的影响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熟知新媒体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从专业视角理解新媒体之“新”。

2.案例分析: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媒体为例,分析其特点,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

3.课堂研讨:结合自身实际体验和观察,探讨新媒体的影响。

4

2.新媒体的源流

课程目标1

3.新媒体的技术动力及技术变迁

课程目标1

4.新媒体的多层级影响

课程目标12

6

网络媒体

1.网络媒体的定义、传播特点

1.课前小组调查:了解本班同学的网络媒体接触行为及其特点

2.案例分析:网络媒体分析

3.课后调研:本地网络媒体发展现状

课程目标1

重点:

  1. 网络媒体的定义、传播特点

  2. 网络媒体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

3.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演变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熟知网络媒体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从专业视角理解网络媒体的特性。

2.案例分析:以知名的网络媒体为例,分析其特点,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

4

2.网络媒体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课程目标1

3.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演变

课程目标2

4.网络媒体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3

7

手机媒体

1.手机媒体的定义、传播特点

1.课前小组调查:了解本班同学的手机媒体接触行为及其特点

2.案例分析:手机媒体分析

3.课后调研:本地手机媒体发展现状

课程目标1

重点:

1.手机媒体的定义、传播特点

2.手机媒体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难点:

3.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式演变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熟知手机媒体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从专业视角理解手机媒体的特性。

2.案例分析:以知名的手机媒体为例,分析其特点,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

4

2.手机媒体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课程目标1

3.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式演变

课程目标2

4.手机媒体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3

8

社会化媒体

1.社会化媒体的定义、特点、内涵

1.课前小组调查:了解本班同学的社会化媒体接触行为及其特点

2.案例分析:社会化媒体分析

3.课堂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化媒体及其影响

课程目标1

重点:

  1. 社会化媒体的定义、内涵、特点

  2. 主要的社会化媒体形式及其特点

难点:

3.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熟知社会化媒体的相关知识,帮助其从专业视角理解社会化媒体的特性。

2.案例分析: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化媒体为例,分析其特点,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

3.课堂研讨:结合自身实际体验和观察,探讨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及其影响。

6

2.主要的社会化媒体形式

课程目标12

3.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

课程目标2

4.社会化媒体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3

9

视听媒体的内容及其生产、传播

1.报纸新闻

1.课前阅读/收看/收听不同视听媒体的新闻报道

2.案例比较: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新媒体新闻对比

3.优秀新闻作品赏析:中国新闻奖作品深度剖析

课程目标2

重点:

  1. 不同视听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及其基本要求

难点:

  1. 数据新闻的生产及其流程

  2. 融合报道的原则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熟知不同视听媒体的内容及其生产、传播相关的基本知识,帮助熟悉新闻生产及传播的一般流程及操作规范。

2.案例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视听媒体的新闻报道特点,加深学生对其内容生产与传播流程及要求的认识。

3.优秀新闻作品赏析:通过赏析优秀的新闻作品,体会其内容生产及传播值得借鉴的经验。


6

2.广播新闻

课程目标2

3.电视新闻

课程目标2

4.新媒体新闻

课程目标2

5.数据新闻

课程目标2

10

视听媒体的用户

1.媒体与用户的关系

1.对比分析:传统媒体用户与新媒体用户的异同

2.延伸阅读:不同媒体的用户行为调查报告

课程目标1

重点:

  1. 媒体与用户的关系

  2. 不同视听媒体的用户及其特点、需求

难点:

3.新旧媒体用户之比较

1.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视听媒体用户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帮助其树立明确的受众意识。

2.课堂讨论:结合自身实际,讨论不同视听媒体用户的特点、需求

4

2.媒体用户的分类、特点、需求

课程目标1

3.新旧媒体用户之对比

课程目标23

11

视听媒体与社会

1.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1.课堂讨论:媒体与舆情的关系;信息沟、数字鸿沟问题;媒介素养提升

2.延伸阅读:李普曼《公众舆论》

课程目标1

重点:

  1. 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 媒体与舆情和舆论

难点:

  1. 信息沟、数字鸿沟

  2. 媒介素养


  1. 讲授法: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思考媒体与社会的关系,理解常见且重要的传媒现象,培养专业视角和思维。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媒体与舆情、舆论的关系,信息沟和数字鸿沟问题,媒介素养提升的问题,自觉培养人文主义关怀。

4

2.媒体与舆情、舆论

课程目标23

3.信息沟、数字鸿沟

课程目标23

4.媒介素养

课程目标23

12

媒介融合

1.媒介融合的定义、层次

1.案例分析:媒介融合的典型案例

2.课堂讨论:媒介融合的可行路径

3.延伸阅读:媒介融合的学术论文和年度报告

课程目标1

重点:

  1. 媒介融合的定义、层次、内容

难点:

2.媒介融合的现状、障碍、路径

1.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媒介融合的基本知识,熟悉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自觉关照行业现实。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媒介融合成功或失败的经典案例,加深对媒介融合的理解。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怀现实,思考媒介融合的可行路径。

4

2.媒介融合的内容

课程目标1

3.媒介融合的现状、障碍

课程目标2

4.媒介融合案例分析

课程目标3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

 目标 1

1.视听媒体的定义、特点、类型、功能

课程模块1

60×%

闭卷考试

平时作业

2.报纸的定义、简史、特点、类型、内容

课程模块2

3.广播的定义、简史、特点、类型、内容

课程模块3

4.电视的定义、简史、特点、类型、内容

课程模块4

5.新媒体的定义、源流、技术动力及技术变迁

课程模块5

6.网络媒体的定义、传播特点、产生和发展

课程模块6

7.手机媒体的定义、传播特点、产生和发展

课程模块7

8.社会化媒体的定义、内涵、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课程模块8

9.视听媒体用户的类型、特点、需求

课程模块10

10.媒介融合的定义、层次、内容

课程模块12

 课程

 目标 2

1报纸的发展

课程模块2

20×%

闭卷考试

课堂展示

2.广播的发展

课程模块3

3.电视的发展

课程模块4

4.新媒体的影响

课程模块5

5.网络媒体传播模式的演变

课程模块6

6.手机媒体传播模式的演变

课程模块7

7.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

课程模块8

8.视听媒体的内容及其生产、传播

课程模块9

9.新旧媒体用户比较

课程模块10

10.视听媒体与社会

课程模块11

 课程

 目标 3

1.报纸案例分析

课程模块2

20×%

课堂讨论

课堂展示

2.广播案例分析

课程模块3

3.电视案例分析

课程模块4

4.网络媒体案例分析

课程模块6

5.手机媒体案例分析

课程模块7

6.社会化媒体案例分析

课程模块8

7.媒介融合案例分析

课程模块12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平时作业20%

课堂汇报与研讨10%

期末考试70%

课程目标1

50%

45%

65%

60%

课程目标2

20%

25%

20%

20%

课程目标3

30%

30%

15%

2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2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来评价学生相关的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40%: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作业的设计。如让学生简述对知识的认识,考核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将定义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3)实践教学(×40%:如通过课堂教案设计、课堂片段展示与汇报,训练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明确教学技能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形成自己适合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等。方式为闭卷考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操作程序,运用具体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x30%+期末成绩(x70%

(三)评分标准

试卷考核项目以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为准。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传媒学院(部)广播电视学教学系(教研室)讨论制定,传媒学院(部)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贤大道16号
邮箱:cjsfcmxy2014@163.com
院长办公室:023-72792007
书记办公室:023-72792008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