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 图/文
4月8日晚,长江师范学院钩深讲坛系列讲座之《基于田野调查的学术研究路径》在格致楼2308会议室开讲。此次讲座由学校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传媒学院教授于凤静主讲。讲座吸引了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成员,以及来自传媒学院、美术学院、文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等多个专业的师生到场聆听。
于凤静教授从田野调查的起源、发展、应用领域导入,分析做田野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什么的问题,其次要明确田野调查的前提是要选择调查课题。于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重点围绕如何进行选题做了深入详细的阐述。
讲座中,于凤静教授从调查类型、选题的标准、选题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关于田野调查类型,她认为应用性课题中的描述性课题、解释性课题和对策性课题分别解释了研究课题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三者是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关系。
在选题的标准方面要体现重要性,于凤静教授建议要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进行选题。比如四个自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文化自我殖民等;要体现创新性(或独特性),需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作为调查课题,还要考虑可行性的因素。
于教授提出,选题的途径和方法要侧重时代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从个人经历中寻找;期刊搜索、立项检索;从兴趣机遇中寻找;参加学术会议、融入学术圈。对于初学者如何选题,于教授建议:选题不宜过大,要以小见大。
讲座最后,于教授特别提到,民族研究领域是研究富矿,可挖掘的内容非常多。通过田野调查,找到与民族研究的对接点,一定能够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根据于教授提供的新中国70年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研究等选题展开讨论,美术学院教授彭凌燕按捺不住现场寻找到关于新中国建国70周年湘西女性服饰变迁研究点的兴奋,“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做这么有意思有价值的研究!这个讲座太有启发了!”。结合各自的学科特征,师生们进行思维的碰撞,现场的讨论氛围十分热烈。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大家都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据了解,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除了此次关于田野调查选题的讲座主题外,后续还会针对田野调查的准备及具体方法和技巧等问题开展学术交流。
于凤静,博士,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先后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多个(包括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18项依托田野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