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4-04-25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中外新闻传播史

课程英文名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News Communication

双语授课

课程代码


27112005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数

64

(含劳动教育4学时)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课程作品  汇报展示  □报告  

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平时作业  其他 (可多选)

开课学院

传媒学院

开课

(教研室)

网络与新媒体

面向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

开课学期

5学期

课程负责人

陈艳花

审核人

张建雄

先修课程

新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听媒体概论

后续课程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网络舆情分析与管理、新媒体运营

选用教材

1.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陈力丹、张玉川.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参考书目

1.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刘家林.新中国新闻传播60年长编(上下册)[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3.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陈力丹、赵永华、陈继静、王润泽、赵云泽.外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课程资源

新闻传播史_暨南大学_中国大学MOOC(慕课)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为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对中外新闻传播史基本内容的学习,建立一个反观、思索中国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和外来参照系统;了解我国新闻传播史上著名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新闻传播史上的重大事件、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以史为鉴,借鉴古今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成功经验,学习新闻传播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1. 课程目标

2-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知识传授:了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具体包括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新闻史上的重大事件、著名的新闻工作者;能够从宏观视角了解人类社会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对15世纪末至今的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新闻传播的发展大势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重点了解欧美地区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国新闻传播史。能够厘清人类传播文明发展脉络,融合思想和史实,把握其特点规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化、社会动因、专业背景、内在逻辑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形成理性认知与判断。

课程目标 2

能力培养:总体上能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点面结合、史论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提升批判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能够以史为鉴,继承和发扬新闻传播活动的优良传统,借鉴和参考历史上各种新闻媒介的工作经验,丰富新闻工作者有关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知识,更好地向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学习,批判地吸收国际新闻传播理论、方法、成果;汲取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成功经验,学习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和概括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少走弯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守正创新,学以致用,善于劳动,制作优秀新闻传播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更好的服务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

课程目标 3

素质提升:提升政治素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正确的职业观,树立崇高的新闻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传播观与历史观;提升专业素养,形成正确的专业思维,增强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升思维素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眼光,力争“读史明智”,让学生领会 “无古不成今”,更好理解新闻传播事业的前生今世,历史地看待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在追求历史真相的过程中,改变思维方式,养成历史思维、历史眼光、历史观念,具备整体的、变动的、发展的、全面的、客观的思维视野。提升学术素养,掌握新闻史研究必要的学术程序,做到尊重史料,言必有据。




2-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思想素养【H

1.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课程目标3

1.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1.3:积极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路线,立德树人。有崇高的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遵守法律,遵从职业道德,有道德底线。



毕业要求2家国情怀【H


2.1: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2

2.2:具有热爱家乡、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和信念。

2.3: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精神。

2.4:具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毕业要求4学科素养【H

4.1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素养。

课程目标3

4.2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具备健全的心理。

4.3具有从事新闻行业的职业精神,能适应社会需求,能动手实践和解决新闻行业实际问题。

毕业要求5基本技能【H

5.1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及相关知识点,形成专业思想,增强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


课程目标1

5.2了解新闻前沿动态和新闻行业发展规律,掌握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发展规律,能把握新闻传播业发展基本方向。

5.3了解新媒体技术、行业发展动态。

毕业要求6:核心技能【H

6.1:具备熟练的新媒体文字、图片、影像等内容生产与传播专业核心技能,具备新媒体直播技能,掌握新媒体用户分析、舆情分析、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目标1

6.2:能够借鉴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成功经验,学习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和概括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各种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回答和解决新闻工作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运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传播作品和内容。

毕业要求7拓展技能【H

7.1:能够在融媒体中心运用多种技术工具进行内容生产或整合传播。



课程目标2


7.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创作优秀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绪论

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三、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四、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的要求与方法

课后思考:

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意义何在?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重点:

  1. 中国新闻事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2.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意义、要求和方法。

难点: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三个基本特点。

 讲授法

2

2

第一章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起源

一、古代报纸

二、清议

三、在华外报

课后思考:

试述古代“清议”传统与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内在关系。

课程目标1


重点:

1.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2.古代报纸的特点。

3.从乡校到书院的论政风气。

4.从进谏到结社的报国情怀。

5.华外报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

6.在华外报的两面性。

讲授法

专题研讨

5

3

第二章晚清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国人办报的尝试及其新闻思想

二、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

三、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

四、晚清新闻业务的改进

课后思考:

试论梁启超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及其办报思想的发展变化。


课后预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重点:

1.林则徐的译报活动及其对报刊的认识。

2.康有为的办报活动与报刊思想。

3.梁启超维新时期的办报活动与报刊思想。

4.严复及其他维新人士的办报活动与报刊思想。

难点:

报刊政论文体的产生与发展。

讲授法

案例教学

5

4

第三章民初及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二、报刊“新闻时代”的开启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报刊新阵线

四、中国共产党报刊的诞生

五、新闻传播的职业化

课后思考: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中国的最初传播与中国共产主义刊物的出现。


课后预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重点:

1.“王旗变幻”下报纸的发展与转型。

2.职业新闻记者群的崛起

3.陈独秀、李大钊的办报活动。

4.毛泽东、周恩来的早期办报活动。

5.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闻变革。

6.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与共产主义刊物出现。

7.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创办。

8.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宣传家瞿秋白。

难点:

1.民营报纸的企业化发展与现代化管理。

2.早期的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

3.报人的职业认同与新闻职业团体的出现


讲授法

案例教学

6(含1课时劳动实践)


5

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国民党新闻传播体系与新闻统制

二、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体系与左翼新闻活动

三、民营报纸进一步企业化

四、在抗日救亡中前进的民主新闻人

五、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的发展

课后思考:

评析“韬奋精神”和邹韬奋的办报思想。


课后预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重点:

1.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办报活动。

2.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体系的形成。

3.新记《大公报》的兴盛

4.《申报》的改革。

5.“人民新闻出版事业家”邹韬奋。

6.“一代名记者”范长江。

难点:

新闻教育的发展及新闻学研究的成果。


讲授法

案例教学

5

6

第五章全面抗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国统区的新闻传播与抗战宣传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三、上海“孤岛”及沦陷区的爱国新闻宣传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宣传

课后思考:

论述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造及其意义。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重点:

1.《新华日报》的抗战宣传与艰苦斗争。

2.边区首府延安的新闻传媒与抗战宣传。

难点:

1.《解放日报》改造与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形成。

2.外国记者在中国的新闻活动。

讲授法

案例教学

6

7

第六章两种命运决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的扩张与瓦解

二、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收缩与胜利

三、民营报刊的最后抉择

课后思考:

评述解放区开展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重点:

共产党新闻事业从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主要经验。

难点:

鼓吹“第三条道路”报刊的破产。


讲授法

案例教学

4(含1课时劳动实践)

8

第七章社会主义初期的新闻事业

一、共和国初期发展新闻事业的新举措

二、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体系的创建

三、共和国初期的新闻宣传

四、共和国的首次新闻改革

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六、重大政治运动中的新闻宣传

课后思考:

简述“大跃进”年代新闻宣传的主要经验教训。


课后预习

课程目标3


重点:

1.两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召开与新闻工作改进。

2.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体系的创建。

难点:

1.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2.大跃进”年代新闻宣传的主要教训。

讲授法

案例教学

5

9

第八章“文化大革命”及历史转折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文化大革命”重灾区的新闻界

二、同极左思潮抗争中的新闻界

三、“文革式”新闻传播的教训

四、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

五、正常新闻秩序的恢复

六、新闻改革的起步

课后思考:

1.“文化大革命”期间新闻传播的教训主要有哪些?

2.评述报刊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经过与意义。


课后预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重点:

1.“文化大革命”期间新闻传播的教训。

2.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的新闻界。

难点:

1.新闻界冤假错案获得平反。

2.理论正本清源和新闻观念变革。

讲授法

案例教学

5(含1课时劳动实践)

10

第九章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新闻改革全面启动与新闻事业全面发展

二、中国记协恢复活动与新闻奖项的设置

三、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

四、新闻传播观念更新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五、改革开放深化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

六、新闻媒体运营的改革

七、新闻法制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八、新闻传播研究与教育的发展

课后思考:

评述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与媒介融合。


课后预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重点:

1.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的开展。

3.新闻媒体运营体制的调整。

难点:

  1.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新闻报道。

2.传统媒体的新发展。

3.记者权益保护与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讲授法

案例教学

5(含1课时劳动实践)


11

第一章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

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

二、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三、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四、新闻传播业从算数级数到几何级数的发展

五、网络传播——“信息社会”的到来

六、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课后思考:

1.简述印刷术的发明对信息传播的重要作用及现代报刊产生的条件。

2.简述学习、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重点:

现代报刊产生的条件。

难点: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讲授法

案例教学

2

12

第二章英国新闻传播史

一、英国新闻传播业对世界的影响

二、英国新闻出版政策的演变和特征

三、英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

四、现在英国新闻传播业的格局


课后思考:

1.简述英国新闻传播业对世界的影响。

2.简述《泰晤士报》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对世界报业发展的影响。

课后预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重点:

1.英国新闻传播业对世界的影响。

2.英国新闻出版自由得以确立的历史进程。

难点:

英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


讲授法

案例教学

4

13

第三章法国新闻传播史

一、法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特点

二、法国近百年自由主义新闻政策确立的过程

三、法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四、目前法国新闻传播业的格局


课后思考:

  1. 简述英法两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模式,以及历史原因。

  2. 简述1944年 “9.30”法令的主要内容。


课程目标2

重点:

法国近百年自由主义新闻政策确立的过程。

难点:

法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专题研讨

1

14

第四章德国新闻传播史

  1. 德国新闻传播史的特点

  2. 革命中的无产阶级报刊

三、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四、目前德国新闻传播业的格局


课后思考:

《新莱茵报》的宣传特色有哪些?


课程目标1

重点:

《新莱茵报》的宣传特色

讲授法

案例教学

2

15

第五章俄罗斯新闻传播史

一、沙皇俄国早期的现代新闻传播业和新闻政策

二、农奴制废除后沙俄的新闻传播业

三、苏联新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四、俄罗斯联邦的新闻传播业


课后思考:

简述苏维埃俄国的新闻体制的确立。

课程目标2

重点:

俄罗斯联邦新闻传播业的格局。


专题研讨


2

16

第六章美国新闻传播史

一、美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特点

二、美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

三、美国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四、美国网络传播的现状


课后思考:

1.简述1733-1791年美国争取新闻出版自由斗争的过程。

2.简述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潮”的发生、发展与退潮,以及“黄色新闻”概念的由来和内涵。

3.简述《纽约时报》高级报纸风格的形成和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重点:

1.1733-1791年美国争取新闻出版自由斗争的过程。

2.《纽约时报》高级报纸风格的形成和对美国新闻业的影响。

难点:

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潮”的发生、发展与退潮,以及“黄色新闻”概念的由来和内涵。

讲授法

案例教学

5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1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

 目标 1

1.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学习模块1

×60%

闭卷考试

平时作业

2.古代报纸

学习模块2

3.在华外报

学习模块2

4.国人办报的尝试及其新闻思想

学习模块3

5.国人办报的两次高潮

学习模块3

6.“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报刊新阵线

学习模块4

7.中国共产党报刊的诞生

学习模块4

8.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体系与左翼新闻活动

学习模块5

9.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的发展

学习模块5

10.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收缩与胜利

学习模块7

11.共和国初期的新闻宣传和新闻改革

学习模块8

12.“文革式”新闻传播的教训

学习模块9

13.正常新闻秩序的恢复和新闻改革的起步

学习模块9

14.新闻改革全面启动与新闻事业全面发展

学习模块10

15.现代报刊产生的条件

学习模块11

16.英国新闻传播业对世界的影响

学习模块12

17.英国新闻出版自由得以确立的历史进程

学习模块12

18.法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特点

学习模块13

19.德国《新莱茵报》的宣传特色

学习模块14

20.美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特点

学习模块16

 课程

 目标 2

1.国统区的新闻传播与抗战宣传

学习模块5

×20%

闭卷考试

平时作业劳动实践

2.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学习模块6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

学习模块8

4.共和国初期的新闻宣传和新闻改革

学习模块8

5.中国记协恢复活动与新闻奖项的设置

学习模块8

6.改革开放深化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

学习模块10

7.法国近百年自由主义新闻政策确立的过程

学习模块13

8.美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历程

学习模块16

 课程

 目标 3

1.清议

学习模块2

×20%

闭卷考试

平时作业

2.新闻传播的职业化

学习模块4

3.在抗日救亡中前进的民主新闻人

学习模块5

4.上海“孤岛”及沦陷区的爱国新闻宣传

学习模块6

5.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宣传

学习模块6

6.新闻传播观念更新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学习模块10

7.法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学习模块13

8.俄罗斯联邦的新闻传播业

学习模块15

9.美国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学习模块16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期末考试成绩比例60%

平时作业成绩比例20%

课堂参与成绩比例10%

课堂笔记、读书笔记成绩

比例10%

课程目标1

60%

60%

40%

40%

56%=60%*60%+20%*60%+10%*40%+10%*40%

课程目标2

20%

20%

30%

30%

22%=60%*20%+20%*20%+10%*30%+10%*30%

课程目标3

20%

20%

30%

30%

22%=60%*60%+20%*20%+10%*30%+10%*3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总分100分)

1)课堂参与(30%严格出勤制度和课堂管理,要求学生重视课堂参与,并全程参与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面貌、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与教师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相关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能力。

2)平时作业(40%:根据学生平时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完成情况,掌握课程学以致用情况。

3)课堂笔记(10%):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梳理、记录、保存状况。

4)读书笔记(20%):根据学生课外阅读新闻传播学相关书籍并完成读书笔记情况,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理解、拓展、表达能力。

2.期末成绩评定(总分100分)

期末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熟悉程度和理解能力。方式为闭卷考试。要求学生掌握中外新闻传播史的专业术语、基础理论,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或现象。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构成。

总成绩(100%=平时考核成绩(40%+期末考核成绩(60%

(三)评分标准

本课程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试卷考核项目以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为准。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讨论制定,传媒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贤大道16号 院长办公室:023-72792007
邮箱:cjsfcmxy2014@163.com 书记办公室:023-72792008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