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4-04-25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新媒体概论

课程英文名

Introduction to New Media

双语授课

R

课程代码

27112023

课程学分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R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R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R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R闭卷  □开卷  □课程论文 R课程作品  R汇报展示  □报告  

R课堂表现  □阶段性测试  R平时作业  其他 (可多选)

开课学院

传媒学院

开课

(教研室)

播音与主持艺术

面向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

开课学期

2学期

课程负责人

刘婷

审核人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新闻采访与报道、传播学理论

选用教材

彭兰.新媒体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参考书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

2.马丁·李斯特 等.新媒体批判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3.保罗·莱文森.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课程资源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必修理论课,主要讲授新媒体的基础理论,涉及新媒体的定义、源流、影响、技术动力与变迁、信息传播模式、新媒体用户、新媒体的信息生产流程及主要内容、常见的新媒体形式及其特点、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的互动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新媒体的基础理论及其内容生产的一般流程和要求,为后续开展新媒体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知识传授。了解、熟悉、理解新媒体的定义、源流、影响、技术动力和技术变迁,掌握新媒体用户的基本需求和特点、常见的新媒体形式及其基本特点,熟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内容生产的一般流程及相应要求,能够从宏观视角理解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课程目标 2

能力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的新媒体相关知识或理论分析现实中的新媒体及其传播实践,培养专业视角和思维。

课程目标 3

价值引导。能够在掌握新媒体相关知识或理论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和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媒介化社会的日常生活。




2-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5职业素养【H

5.1:掌握播音学及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知识。

课程目标1

毕业要求4创新创业能力【M

4.3:能够适应企事业单位、电视台、新媒体、网络平台等内容生产需求。

课程目标2

毕业要求6媒介素养【H

6.1:掌握多种媒介传播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

课程目标3

毕业要求77:终身学习能力【M

7.1:具备与播音学类工作相适应的理论学习能力,并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

课程目标2


7.2: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保持开放和与时俱进的心态,积极适应行业的变化和挑战。

课程目标2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课程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认识新媒体

1.新媒体的定义

1.课前预习:第一章

2.课堂研讨:新媒体对你的影响

3.课后思考:新媒体对播音行业的影响

4.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

重点:

  1. 新媒体的定义

  1. 2.新媒体的两大源流

难点:

  1. 3.新媒体的多层级影响

  2. 4.新媒体对传媒人的挑战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并理解新媒体的定义、源流,加深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

2.专题研讨:引导学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思考、理解新媒体的多层级影响,促进学生对新媒体变革传媒行业的认知。


3



2.新媒体的源流


课程目标1






3.新媒体的影响


课程目标12




2

新媒体的技术动力与技术变迁

1.数字技术

1.课前预习:第二章

2.课堂研讨: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媒体技术及其功能、影响

3.课后思考:展望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4.延伸阅读:媒介融合的研究论文

5.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

重点:

1.数字传播的优势、趋势

2.社会化媒体的定义、特点

3.手机传播的演变

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影响

5.大数据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其对新闻业的影响

6.物联网的定义、影响

难点:

7.媒介融合的定义、层次、内容、障碍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新媒体的技术动力与技术变迁,加深对新媒体之“新”的理解

2.专题研讨:能够引导学生关照现实中的新媒体技术,思考它们对自身日常生活的影响,加深对新媒体的认知

2



2.互联网


课程目标1






3.手机


课程目标1






4.移动互联网


课程目标1














5.大数据技术


课程目标1














6.物联网


课程目标1












3

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

1.网络媒体传播模式的变化

1.课前预习:第三章

2.课堂研讨: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模式之比较

3.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

重点:

  1. 网络媒体传播模式的演变及其特点

  2. 手机媒体传播模式的演变及其特点

  1. 难点:

  2. 3.场景化传播的定义、内涵、构建路径

1.讲授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新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的演变,加深对新媒体之“新”的理解

2.专题研讨:能够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模式上的差异,进而加深对新媒体的认知

2



2.手机媒体传播模式的变化


课程目标1






3.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模式的新可能


课程目标1












4

新媒体的用户

1.用户在新媒体中的生存特点

1.课前预习:第四章

2.课堂调查:新媒体用户的特点

3.课堂研讨:新媒体用户和传统媒体用户之比较

4.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

重点:

  1. 新媒体用户的生存特点

  2. 新媒体用户的需求

  1. 难点:

  1. 新媒体用户消费信息的特点

  2. 新媒体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方式、特点

  1. 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熟悉新媒体用户的特点、需求,加深对用户群体的了解

  2. 专题研讨:能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新媒体和传播媒体的用户在信息消费和生产中的特点及其差异,培养高度的用户意识

3



2.新媒体用户的需求


课程目标1






3.作为信息消费者的新媒体用户


课程目标12














4.作为新闻生产者的新媒体用户


课程目标12














5.群体互动对新媒体用户的影响


课程目标12












5

新媒体中的数字信息形式及其加工

1.数字化信息格式

1.课前预习:第五章

2.案例分析:新闻照片、音频、视频的数字化加工

3.延伸阅读:中国新闻奖优秀作品赏析

4.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

重点:

  1. 新闻照片、音频、视频的数字化加工原则

  1. 难点:

  2. 2.新闻照片、音频、视频的数字化加工的任务及一般流程

1.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新媒体中数字信息形式及其加工原则、基本要求和流程,为媒介实践奠定基础,提供指导

2.案例分析:能够引导学生分析新闻照片、音频、视频数字化加工的经典案例和作品,加深其对实践流程的了解和认知

2



2.新闻照片的数字化加工


课程目标2






3.音频的数字化加工


课程目标2














4.视频的数字化加工


课程目标2














5.新媒体中的信息发布技术


课程目标2












6

新媒体信息的组织

1.新媒体信息的层次化组织

1.课前预习:第六章

2.案例分析

3.课堂练习

4.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2

重点:

  1. 新媒体信息的基本层次及其写作要求

  2. 新媒体信息结构化整合的形式

  1. 难点:

  1. 新媒体平台信息的多媒体融合的原则和方法

  2. 新媒体信息的页面组织与设计的原则、要求及方法

  1. 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新媒体信息组织的基础知识、一般流程及相关要求,为其开展内容弄生产实践奠定基础,提供指导

  2. 案例分析:以案例为示范,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新媒体信息的基本层次及其写作要求、新媒体信息的结构化整合的常见形式及特点、融合报道的基本原则、页面组织与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4



2.新媒体信息的结构化整合


课程目标2






3.新媒体平台信息的多媒体融合


课程目标1














4.新媒体信息的页面组织与设计


课程目标2












7

新媒体信息的可视化传播

1.与信息可视化传播相关的概念

1.课前预习:第七章

2.案例分析:新闻报道中的信息图表;数据新闻经典案例

3.课堂练习

4.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

重点:

  1. 与信息可视化传播相关的重要概念

  2. 信息图表的应用方式及在新闻中的作用

  1. 难点:

  1. 数据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数据收集的途径、数据处理的流程及要求

  2. 信息图表的制作要点

  1. 讲授法: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新媒体信息可视化传播的相关概念、主要内容、业务流程等

  2. 案例分析:以案例为示范,帮助学生熟悉信息图表的应用方式及其作用,了解数据新闻及可视化中的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流程、方法及要求,为开展具体实践提供指导

4



2.信息图表的应用方式及在新闻中的作用


课程目标1






3.数据新闻及可视化中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课程目标2














4.信息图表的制作要点


课程目标2












8

新媒体中的主要社会化媒体形式

1.论坛

1.课前预习:第八章

2.课堂调查:社会化媒体用户的行为及其特点

3.案例分析

4.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12

重点:

  1. 论坛、博客、维基、SNS、微博、微信的定义、组织形式、传播结构

  1. 难点:

  2. 2.论坛、博客、维基、SNS、微博、微信的传播特点、使用与满足

1.讲授法:从专业视角解析常见的社会会化媒体形式,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知

2.案例分析:以现实具体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其传播特点、功能,加深其认知,提升其媒介素养

4



2.博客


课程目标12






3.维基


课程目标12














4.SNS


课程目标12














5.微博


课程目标12














6.微信


课程目标12












9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

1.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新思维

1.课前预习:第九章

2.案例分析:社会化媒体应用经典案例

3.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23

重点:

  1.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新思维

  2. 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新策略

  3. 社会化媒体对专业媒体、政府机构、企业的影响

  1. 难点:

  2. 4..专业媒体、政府机构、企业应用社会化媒体的方法

1.讲授法: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为开展具体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案例分析:以现实经典案例为基础,解析应用社会化媒体的常见策略和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化媒体思维,提升媒介素养

4



2.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新策略


课程目标23






3.专业媒体的社会化媒体应用


课程目标23














4.政府机构的社会化媒体应用


课程目标23














5.企业的社会化媒体应用


课程目标23












10

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新媒体与舆情、舆论

1.课前预习:第十章

2.案例分析

3.课堂研讨:新媒体舆情监管、新媒体文化现象、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现象、媒介素养提升

4.课后作业:制作章节知识点思维导图

课程目标23

重点:

  1. 舆情、舆论的定义,及其与新媒体的关系

  2. 新媒体文化的定义、形式、影响

  3. 数字鸿沟的定义、层次、原因、表现

  4. 媒介素养的定义、内容

  1. 难点:

  1. 如何弥合“数字鸿沟”

  2. 如何提升媒介素养

  1. 讲授法:帮助学生从宏观视角理解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新媒体的认知

  2. 案例分析:以现实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新媒体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

  3. 专题研讨:以社会现实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新媒体引发的数字鸿沟、媒介素养等问题,探讨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4



2.新媒体文化及其影响


课程目标23






3.新媒体技术与“数字鸿沟”


课程目标23














4.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课程目标23












四、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4 课程目标、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所属

学习模块/项目

考核占比

考核方式

 课程

 目标 1

1.新媒体的定义、源流、影响

课程模块1

70×%

课程作业

闭卷考试


2.数字传播的优势、归宿;媒介融合的定义、层次、内容、障碍;社会化媒体的定义、特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大数据的定义、特点、对新闻业的影响;物联网的定义

课程模块2




3.网络媒体传播模式的演变及其特点;手机媒体传播模式的演变及其特点;场景化传播的定义、内容及构建路径

课程模块3




4.新媒体用户的生存特点、需求、信息消费的特点、参与新闻生产的方式及特点

课程模块4




5.新闻照片、音频、视频数字化加工的原则和要求

课程模块5









6.新媒体信息的基本层次、结构化整合的方式、融合传播的原则、页面组织与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课程模块6









7.新媒体信息可视化传播的重要概念、信息图表的应用及其在新闻中的作用、数据新闻生产的一般流程及要求

课程模块7









8.新媒体中主要的社会化媒体形式的定义、传播结构、传播特点、使用与满足

课程模块8









9.专业媒体、政府机构、企业应用社会化媒体的基本策略

课程模块9









10.新媒体与舆情、舆论的关联;新媒体文化的定义、内容、特点、影响;数字鸿沟的定义、表现、原因、层次;媒介素养的定义、表现、提升路径

课程模块10








 课程

 目标 2

1.新媒体的多层级影响

课程模块1

20×%

课堂研讨

汇报展示


2.新媒体用户消费信息、参与新闻生产的特点

课程模块4




3新闻照片、音频、视频数字化加工的任务和要求

课程模块5




4.新媒体信息组织的形式、流程、要求

课程模块6




5.新媒体信息的可视化传播的形式、流程、原则

课程模块7









6.新媒体中的主要社会化媒体形式

课程模块8









7.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策略

课程模块9









8.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提升媒介素养

课程模块10








 课程

 目标 3

1.新媒体之“新”

课程模块1-3

10×%

课堂研讨

日常提升


2.新媒体的用户

课程模块4




3.新媒体的形式

课程模块8-9




4.新媒体的内容生产

课程模块5-7




5.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课程模块10










4-2 课程目标与考核方式矩阵关系

课程

目标

考核方式

考核占比


平时作业20%

课堂汇报与研讨10%

期末考试70%


课程目标1

50%

45%

65%

60%

课程目标2

20%

25%

20%

20%

课程目标3

30%

30%

15%

20%



(二)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表现(20×%: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发言与提问情况,来评价学生相关的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40×%:围绕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作业的设计。如让学生简述对知识的认识,考核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将定义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3)实践教学(40×%:如通过课堂教案设计、课堂片段展示与汇报,训练学生的课堂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明确教学技能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形成自己适合的教学风格。

2.期末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考核题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判断、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考核范围为课程内容第一章至第十章,主要考核重要的概念、理论等,同时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

3.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x30%+期末成绩(x70%

(三)评分标准

试卷考核项目以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为准。

本课程大纲依据2023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传媒学院院(部)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系(教研室)讨论制定,传媒学院院(部)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教务处审核批准,自2023级开始执行。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贤大道16号 院长办公室:023-72792007
邮箱:cjsfcmxy2014@163.com 书记办公室:023-72792008
 
校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