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5-09-20 浏览次数:14
传媒学院紧扣“乡村振兴”与“数字传播”两大主题,通过有组织的学科建设体系,推动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据统计,学院领导和系主任及专业骨干,分别带领团队获各类省级项目5项,学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国家级奖项40项,省级以上奖项数百项。为达成这些成效,学院采取了以下几项核心举措:
一、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学院以服务地方发展为核心,聚焦乡村振兴中的传播需求与数字技术应用,系统性布局科研与人才培养方向,突出地域特色与时代命题,确保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二、推行“带头人+团队”的科研组织机制。由学院领导、系主任及专业骨干教师牵头,组建跨学科、老中青结合的研究团队,集中优势资源申报高级别项目。近年来成功获批重庆市教委重点课题、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教指委项目等共5项,涵盖数字传媒人才培养、乡村治理现代化等领域,体现出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如立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共2项(分别是传媒学院院长冉明仙教授主持的重庆市教委规划项目(重点项目)《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西部地区乡镇干部数字媒体实践研究》和贾森老师负责的重庆市教委规划项目(一般项目)《数字算法时代网络影视批评场域的支配秩序研究》。
三、创新“三维四阶”数字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冉明仙、张建雄等教师主持的教改项目,学院重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与师资结构,形成理论—实践双循环推进的教学机制,强化学生在数字内容创作、传播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实战能力。如近期传媒学院立项重庆市教委重点项目和教指委项目共计2项(分别是张建雄主持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四维重构+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和冉明仙主持的《乡村振兴战略下应用型数字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四、以赛促教、以创促学,构建“竞赛—创作—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生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大广赛、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权威赛事,依托项目成果和真实案例开展教学,使学生屡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锻炼出一批具备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如近期学生在数字艺术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1项;在大广赛中,学院今年在大广赛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8项,全国优秀奖27项,省级以上奖项数百项,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全国舞台上展现了传媒学子的风采。
五、深化产学研协同,推动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学院积极与地方政府、媒体机构和企业合作,将白鹤梁水文站文化传播、乡村数字治理等科研主题转化为科普短视频、学术专著及实践案例,有效提升学科社会影响力与贡献度。如立项重庆社科普及项目共计1项(贾森主持的《长江之尺:古代第一水文站白鹤梁》见截图图四)。近期获批的项目紧扣时代脉搏,紧贴社会需求,充分体现了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