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5-10-18 浏览次数:10
为全面梳理二级心理辅导站标准化建设成效,明确后续心理育人工作方向。10月16日下午2点,传媒学院在格致楼2313会议室召开二级心理辅导站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会,长江师范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郑丽萍、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刘畅,传媒学院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王雯,2023级辅导员姚瑜老师、2024级辅导员谭喻及2025级辅导员甘元琴老师共同参会。会上,传媒学院专职心理辅导员谭喻围绕“七有”建设标准作专题汇报。

汇报聚焦八大核心维度展开。在组织领导层面,学院构建“双组长+专职辅导员+师生骨干”协同架构,由传媒学院党委书记谢诗茂、院长冉明仙任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谢诗茂书记任辅导站站长,设立专职心理辅导员岗位,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辅导站每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动态研判学生心理状况。工作队伍建设上,打造“4名辅导员+21名班导师”的教师骨干队伍与“学院-班级-宿舍”三级学生骨干网络,已开展学生骨干培训6次,覆盖4名学生会心理部干部、38名班级心理委员及297名宿舍信息员,2名辅导员获心理学相关证书。

工作举措方面,学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监测、干预“四位一体”推进。全年发布心理健康推文35次、举办主题讲座15场,结合“5.25”“10.10”等节点开展“传声无忧”直播、“奋斗成就梦想”观影等传媒特色活动8次;依托辅导室开展个体谈心谈话621人次,转介4名疑似存在严重问题学生,为30名新生家长开展团体辅导;新老生心理普查参测率超99.7%,为49名校级、48名院级危机库学生建立动态档案,成功干预6起危机事件。同时,学院立足专业优势打造“光影心语·五育润心”品牌,通过观影沙龙、摄影展、心理情景剧等活动,推动五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已凝练典型案例2篇、心理微课2个。

针对未来工作,学院明确六大改进方向,包括深化教师队伍专业赋能、提升朋辈队伍专业化水平、完善“光影心语·五育润心”品牌体系、加强家校社协同、升级专业场地设备及强化常态化建设监督,力争打造二级心理辅导站标杆,为培养卓越传媒人才筑牢心理防线。
(来源:记者 李佳/文 李佳 吕知夏/图|审核:谢诗茂|编审:王雯 姚瑜)